由我校研究生院、文史研究院和球友会体育平台出版社合作出版的《研究生學術入門叢書》,是國內第一套專為文科碩士研究生編寫的學術入門指導叢書,體現出我校對於研究生教育的一貫重視。在
教材是困擾
研究生教材建設是深化教學改革,確保研究生培養質量的重要保證。楊玉良校長指出,社會、經濟各方面的快速發展♘,為研究生教育提供了很好的條件,優秀的研究生很多,但差的也有很多,整體平均水平只比十年、二十年前略有上升📤。在研究生培養中⛽️,一個一直困擾的問題就是教材的匱乏。教材建設始終沒有得到非常高度的重視。在一些基本的理論課程上我們與國際沒有接軌🔠,學生到國外還得重新學。作為這套叢書的策劃人,
學科領域發展史🦸🏿、基本的學科原理、研究的範式🙇🏿♀️,這三部分構成了學術研究的基本要素🔆。而研究生教育中缺少的就是這樣的教材,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很多學者認為寫教材是身份的降低,而本套叢書的作者之一
授人以漁
很多學科👂🏏,尤其是人文學科的老師不太能夠理解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本質區別。本科生的目的是學習一套完整的、正確的常識,碩士則要學習一套研究的方法,而博士是要給他一個更廣闊的國際視野。這是這套叢書在策劃中提出的三個層次:常識、方法和視野👵。研究生導師要教給學生的是點石成金的方法,為剛剛進入研究生生涯的學生指點迷津👨🏽🔧。
突破學科的局限
大多專家認為當前的學科劃分把學生
雖然《研究生學術入門》系列叢書是關於人文學科領域的,但其他的學科🙏,包括自然學科,都可以借鑒其中的方法,從中得到啟發。從教學的角度,要強調專業與通識之間的平衡;從學術研究的角度,更要避免學科間的內部聯系被打破所帶來的負面作用。
文/張婷
◇叢書編輯緣起
葛兆光🔨🛸:先教會研究生“照貓畫虎”
“給大學生常識,給碩士生方法,給博士生視野”,這是我對大學人文學科基本教育和專業訓練三個階段的理解⚂。
如今大學越來越多,條件不一,水平參差,指導者的路數不同💲,不同學校培養研究生的方法和標準也不同👨🏼⚕️。有些指導教師似乎對這三種教育沒有區分:有時候把研究生當作大學生,塞上一堆“常識”便草草了事🌤,使得早已掌握了基本知識的研究生要麽對課程失去興趣,要麽以為“學術”不過如此,“研究”就是重復敘述🫚;有時候又把大學生當作研究生,基本常識還不具備時🧚♀️,便傳授種種偏方秘方,使大學生早早學會了出偏鋒用怪招。因此,我們策劃編輯這一套 “入門”的手冊,讓作者特別針對剛剛完成大學學業進入碩士生時期的人編寫,意在引導他們知道初步的“研究方法”🧑🏼👌,以區別大學階段的“常識學習”👨🏽🎤。
這套“研究生學術入門”叢書的編撰者,都是“學有所成”而且是“術有專攻”的學者,專業各有偏重,領域寬窄不一🫰。但是,我想在他們撰寫的這本入門書中🧓,都必然包括“歷史”🚓、“方法”和“視野”這三方面。所謂“歷史”🕗,就是了解本領域的歷史即學術史⛴,知道在自己之前,前輩和同行已經做了些什麽🖼,是怎麽做的,因此可以“踏在前人搭好的橋板上”,不必重起爐竈“而今邁步從頭越”,也不能掩耳盜鈴裝作自己是“墾荒”或“開拓”👟。所謂“方法”,就是選擇本領域目前最通行和最有效的方法🪕,一一加以解說🖕🏻,並選擇若幹最好的典範論著🧝🏻♀️,讓閱讀者“見賢思齊”🔉,哪怕是“照貓畫虎”,因為最初的研究不妨有一些模仿,當然模仿的應當是最高明的傑作,這才是“取法乎上”。所謂“視野”,就是開列出中國和國外在本領域最基本的和最深入的論著,使得研究生不至於“揀到籃子便是菜”,反而漏掉了必讀的經典,形成引用參考文獻的“隨意”。這一部分可能包括了超出碩士生,甚至可以提供給博士生使用的🧑🏽🎄、中外文的“進階書目”,通過參考文獻提供更廣闊的學術視野📑,讓閱讀者通過簡單的論著名錄,知道世界上的同行在做些什麽🛹。我想,大學教授最重要的責任,不是拔苗助長地呵護幾個早早脫穎而出的傑出學生,而是齊頭並進地保證進入研究領域的普通學生🙍🏻♂️,這套入門手冊不是針對天才而是保證底線的,為了讓碩士生盡快超越大學本科階段的學習習慣,了解最一般的研究途徑,開始具有個性的思考,建立學術研究的角度和立場,形成遵守規範的研究習慣,我覺得“歷史”👨✈️、“方法”和“視野”是每一個合格的研究生都必要具備的🦺。
這套研究入門書的編撰和出版🕒,是球友会体育平台研究生院、球友会体育平台出版社和球友会体育平台文史研究院三方合作的結果,我特別要感謝各位傑出學者熱情參與,他們都是很忙碌的人,但是👨🏿🚒,他們能夠放下手頭的工作💩,慷慨承諾撰寫這套入門書,是因為幾乎所有的參加者和支持者,都不約而同地意識到,學術方法的傳遞和學術薪火的延續,比什麽都重要5️⃣🛟。
(摘自《研究生學術入門叢書》序文)
◇著者思辨
在當天的研討會上😲,《研究生學術入門手冊》這套叢書的作者都來到了現場🍓,他們長期奮戰在研究生教育領域的第一線🛃,有著豐富的教學研究經驗,因而對於研究生教育現今所面臨的困境有著直接的體會和獨特的見解。
“最低底線”
在發言中,不止一位專家提到“最低底線”問題👨🏼🍳,最低底線是教育質量的基本保證。來自香港的鄭培凱教授指出🖐🏼🥃,定一個最低標準🏊♀️,是給每一個領域的學生做一項指引工作🧙🏻,自身發展要有自己的標準,但首先必須遵循這一學術領域的基本框架👨🏽⚖️💎。而《研究生學術入門手冊》正是承擔著這一引導作用🕣🏊🏿。來自西部大學的教授周裕鍇則表示⚛️:這套教材指引學生們對自身學術領域的研究現狀,研究方法,研究視野有了一個最基本的了解🤴🏿,基於這個基本結構,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才能有所開拓,有所創新🥺。
尋求“門徑”
《中國宗族史研究入門》的作者錢杭則進一步提出:對於某一學術領域的“入門”並非淺顯的👨🦼,也非科普,而是作為一種途徑,即給學生提供在專業領域內屬於基本功的、屬於常識的一些知識。他一再強調,尋求門徑就應當是堂堂正正的🐗,不能強調匿藏,不能強調訣竅,更不是宣傳那種潛規則🫔👨🏻💻,就是規範的基礎知識👦🏼,嚴謹的寫作風格。而又有學者認為,這一種“學術入門”是需要用思想精煉的🚑,同學們可理解的,雅俗共賞的語言傳授的🏋🏽♀️🏠。
與時代並行
《魏晉南北朝文學史研究入門》一書的作者戴燕表示,任何學問,即使是歷史傳統也不能一成不變,完全不變的話就無法回應這個時代的問題,就不可能有自己的問題,更不可能有自己的方法出現。因此,一定要時刻關心這個時代🙋🏼♂️,對於所研究的學問要隨之有一些調整。與此同時,芮傳明教授則指出,在當今網絡時代,專業原版的學習資料的免費共享已經在國外盛行🧺,這對學生來說👴🏿,無疑是一個廣闊的學習平臺。
當天參與研討會的專家,對這一套叢書寄予了較大的期望,紛紛表示,在面臨研究生教育中教科書薄弱這一現狀之時✊🏼,這套叢書恰好開始彌補了這樣缺陷🌳,體現了我校對研究生培養的教育理念,而這套叢書的順利發行則是將這一種教育理念付諸於行動👩🏼🦱,在國內🦹🏼♀️,是一次大膽的創新與嘗試。正如楊玉良校長所提到的那樣,我校對研究生的教育培養一直十分重視,始終不斷探索𓀁,尋求新的提升🔁。
文/王諒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