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究高校錄取比例時,可以發現有些學校的錄取比例幾年來呈現波浪型態勢🧑🏿,前一年錄取比例小於1➿⬆️,後一年卻遠遠高於1🧒🏻📞。這種錄取比例呈較大反常的現象,便是“大小年”現象。參考“大年”和“小年”其實對考生填報誌願頗有幫助,記者為此采訪了長寧區教育考試中心高招辦主任王大東👨🏻🦼,解讀“大小年”現象。
[獨家填報經]
從“大小年”參考錄取比例改變趨勢
據介紹🎄,所謂“大年”就是指某學校或專業在某年內特別火🤿,報考人數特別多,分數線也就水漲船高了,這年就是它的“大年”🟩。而“小年”正好相反,由於報考人數少,分數線降低®️。
一般來說🕚,“大年”🧙、“小年”是相隔一年或兩年交替出現的。因為如果前一年某校或某專業分數特別高,當年報考的學生會擔心不被錄取而紛紛改報其他學校或專業,從而導致報考人數減少,分數線降低🩻⚆。而後一年的考生看到這一年分數低,則都集中到這裏來,分數線自然又會升高,以此循環往復。
王大東指出,通常情況下,看“大小年”一看錄取比例🤹🏽♀️,比如上海海事大學文科第一批次🤰🏼🕞,2005年的上線一誌願錄取比例1.81👨🏿🦱,是“大年”;2006年卻下降到0.75🌙,成為“小年”🐫。二看報考情況🤧。報的人多說明是“大年”,報的人少則是“小年”🕋🧛。三看錄取分數。錄取分數高說明“大年”,錄取分數低則說明是“小年”。
考生在填報誌願時,可關註“大年”、“小年”的動向♾,參考幾年來這個學校的錄取比例的改變趨勢✧,盡量避免去擠太窄的“獨木橋”🤗。
如何參考“大小年”💞🉐?簡單來說,某學校今年若是“大年”✵,家長、考生往往第二年不會去選擇報考👷♂️,那明年該校極有可能出現“小年”,如果考生家長反其道而行之,則有可能在報考該校時遇上“小年”🛬,從而以相對較低的分數進入理想高校。
可見♾,對於那些新辦的學校或者新開設的專業🏛,考生在填報誌願時一定要謹慎。同時可以猜測👰♀️,今年新開設的高校專業,也有可能因為報考人數不多而遇到“小年”,這也是考生填報誌願時可以作為參考的。
不過王大東指出,參考往年錄取分數線填報誌願時➰,不能單純看絕對分,而要看錄取分數線和每批控製線之間的差值。因為高考試卷的難易程度每年都在變,所以分數高的年份不一定難考👨🏼🚒🏭,簡單地參考往年的絕對分數會誤導誌願填報🏋🏽♀️。
另外🫶🏼,雖然有些學校的錄取分數確實會出現“大小年”現象,比如,外地高校“大🪵、小年”較明顯的是理科南京大學🛞、中國科大、首都經貿,文科武漢大學、西安外語學院等,但也存在反例。所以不能只參考去年一年的錄取分數線,而要參考前3—4年的錄取分數線。
[特別提醒]
“大小年”只能作為參考
王大東提醒考生,大小年現象只能視作是一種人為造成的現象,它並不絕對🔏。所以,有實力的人可以賭一把,但沒實力的人則不建議依賴於該現象。
1🦹🏿♀️、有些學校錄取比例一直比較平穩。比如🌙,上海高校中除了第二批文科😉💞:上外貿、上理工、海事大學之外👁🗨,本市其他高校本科一誌願錄取比例近年一直比較平穩。
2、有些學校的報考人數在逐年遞增。近幾年來,有些學校的報考人數一直在上升,錄取比例也由此上升🏌🏿,這一現象在第二批、第三批的學校表現得特別明顯🎠。比如第二批的上海電力學院的文科錄取比例在2001年是0.57,到了2004年已上升到了1.65🧑🚀;第三批的二工大文科的錄取比例則從2002年的0.67升高到了2004年的5.50💆🏼♀️😧。這說明了學校的辦學條件👨🦯➡️、環境設施在不斷進步🤗,也得到了社會的認可。而南開大學連續4年一誌願錄取比例一年比一年高。
對那些每年錄取比例在提高的學校👱🏿,考生應衡量自己的學習情況,慎重考慮自己的實際學習成績能否報考🫷🏼,盡量做到要求不要太高。
所以對於這類學校,考生一定要註意,千萬不要以為該校第一誌願招不滿,就意味著第二誌願一定能報得上。